栏目导航
古墓简介
地理位置
墓葬规模
特殊葬制
汉文化

在线商城

高邮罗氏沼虾

优惠价:¥0

点击查看


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。又称为中华文化、华夏文化儒家文化,指以儒家文化为主形成的文化。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、艺术,具有鲜明的特色。无论政治、***、哲学、经济、史学、自然科学、文学、艺术等各个领域,都拥有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代表人物和作品。

春秋战国时期,华夏各诸侯国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生动活泼的局面,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,与大体同时的古希腊文明东西辉映。至汉武帝时推行“罢黜百家, 独尊儒术”的政策,于是以孔子孟子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,统治汉族古代思想与文化近2000年,同时,程度不同地影响着其他少数民族,甚至影响到中国相邻的国家。

在我国版图的中心,北依秦岭、南屏巴山的汉中,既是汉江的发源地,也是汉文化的发祥地,自秦设汉中郡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。无数古迹汇集于此,历经千年,汉风汉韵、源远流长。

中国哲学自始就关注人,它的主要成就毋宁在学以成人上。人文的早熟与发达是中国文化的特点。《周易》中即有“人文”这个概念,它的内涵是“文明以止,人文也”,即用各种文明成果来内化、熏陶、造就人,使之达于各社会发展阶段应有的高度。并强调“观乎人文,以化成天下”,文明不仅是少数士君子所具备的品德,也是通过教化使全社会具备的品德。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,它的全部注目点皆在学以成人。儒家的人格理想是“立德、立功、立言”三不朽,立德是基础,立功立言是它的自然推出、延展。孔子一生都在教人成就此理想人格,他的目标是“内圣外王”“崇德广业”,即内以成就德性,外以建立功业。孔子自己“为之不厌,诲人不倦”“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”。他教导弟子“兴于诗,立于礼,成于乐”,他担忧弟子“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,闻义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”,并告诫弟子“汝为君子儒,勿为小人儒”。弟子概括孔门的教学内容主要是“博我以文,约我以礼”。孔子弟子学有所长,***者如“四科十哲”:“德行:颜渊、闵子骞、冉伯牛、仲弓。言语:宰我、子贡。政事:冉有、季路。文学:子游、子夏”,皆学以成人的佼佼者。此后孟子、荀子等大儒遵循孔子的基本路向做了适合各自时代条件的发展。
经过两汉经学、魏晋玄学、隋唐佛学的洗礼,至宋明学以成人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强音。宋明理学吸收佛家在宇宙论、心性论上的成果,创建了一整套学以成人的理论。它的天道论除了探讨万物本身的性质和法则,更为人性论建立了形上学的基础:“天德之大德曰生”是人的善性、人的仁爱之心的天道根据,“天命之谓性”;而人性论又是修养论和治国论的根据:“率性之谓道”。理学大家张载的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即学以成人的集中表述。中国历代哲人是这一理想的践行者、示范者。中国哲学中的学以成人,不仅是成就一种技艺,更多的是成就***发展的人格,《庄子》庖丁解牛所谓“由技进道”。中国学术是合真善美为一的。真给予人的是事物的规律、法则,而通过比类、连通、体证、象征等思维方法,规律、法则变成了道德原理,真同时具有善的功能。善所带来的崇高感、充实感、慰藉感同时具有美的品格,这就是境界的超越和人格的升华,孟子所谓“上下与天地同流”。中国哲学真善美合一,哲学中包含着某种宗教因素。因为没有基督教那样的一神教,中国哲学对于至真至善至美境界的追求,不是靠信仰而是靠理性,不是靠皈依而是靠自立,所以格外重视学以成人。